教育孩子批评要巧妙

如何有效地进行批评教育

策略1:用“白脸”唱出教育的力量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常常需要进行批评,但过度批评可能会伤害孩子的情感。因此,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以尝试用“白脸”的方式,通过快乐有趣的语言让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见。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还能够避免孩子情绪的压抑。

“白脸”的三要:

1. 避免经常化:父母应该避免频繁地批评孩子,以免强化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生活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更容易享受童年的快乐。

2. 婉转而间接:孩子对世界还不甚了解,很多错误行为是出于好奇。因此,父母在批评时可以通过一些孩子喜欢的故事人物,婉转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轻松接受,并感到父母很有趣。

3. 有理加有据:父母在批评时要和颜悦色,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会受到批评,又应该怎么做。这样,孩子能够理解并改正错误。

策略2:用“黑脸”扮出教育的力量

有些孩子在吃饭时不安静,让父母十分头疼。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采取“黑脸”的方式来进行批评,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最终能够自我管理。

“黑脸”的准则:

1. 只对事不对人:批评的是孩子做错的事,不应该牵扯到孩子的个性和人格问题。否则,孩子容易产生逆反情绪,批评的教育效果也会打折扣。

2. 语言批评:在批评孩子时,语言批评是第一步,相当于警告。父母在语言批评时要注意表情和语言相一致,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3. 行动惩戒:如果语言批评不起作用,父母可以果断采取行动,如收走晚饭。孩子饿了一顿之后就会明白下次应该乖乖吃饭了。

策略3:少“变脸”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父母在进行批评教育时应该尽量避免反复改变自己的看法和原则态度。

“变脸”的解析:

1. 前后不变: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时,态度和原则应该一致,不应该有强烈反差。否则,孩子会对父母的行为产生疑问,降低对批评的接受度。

2. 人人不变:家庭中的长辈也应该统一步调,各自分工,避免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样孩子才能明确正确的行为准则。

3. 始终不变:父母在批评时应该始终坚持原则,不应该在同一次批评中改变,以免让孩子产生“你治不了我”的感觉。

通过以上三个策略,父母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